「這是一個福祿,是咱們慈悲超市用社區開展基金購買,由殘障人士織造而成的一個串珠著作。如果有愛心人士需求,可以掃描二維碼購買,所得收入都將用於鄰裏合作項目。」12月14日一大早,坐落長沙市陽明山莊社區同心家鄉一樓的慈悲超市內,社區工作人員喻芳正在暖陽直播間忙碌著,為殘障人士的手工藝品大聲「吆喝」。「這樣的活動一個月會舉行一次。」喻芳說。
陽明山莊社區慈悲超市由長沙市慈悲總會發起建立,超市以吸收和出售企事業單位捐獻產品或殘障人士手工藝品為基礎,所得收入均用於扶貧幫困、自願服務等鄰裏合作項目。
順勢而生 打造大容量「資源庫」
購物做慈悲、捐步做慈悲……現如今,人人做慈悲的方法日漸多元化。但除了愛心捐款、參加自願服務,很少有人知道,在家門口的社區還有以「慈悲」命名的超市,經過募集資源向有需求的居民進行幫扶。
陽明山莊社區慈悲超市設立於2022年,這也是湘江新區推動慈悲進社區、讓超市更有溫度的一次有益探索。
記者走進慈悲超市,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內,分成了多個區域,有義賣區、物資捐獻接納區、幫扶救助區、便民惠民區、自願服務區等。慈悲超市負責人胡沛霞告知記者,實際上這些物資都是經過召喚社會各界捐獻而得。「慈悲超市就相當於一個資源庫,一方面經過建立陽明治薈社區開展基金,接納共建單位及愛心人士的捐獻,協助困難群眾處理日子中遇到的難題。另一方面,在慈悲超市開展公益直播義賣、自願服務等慈悲活動,為居民建立一個渠道,讓他們實在感受到慈悲超市傳遞的溫暖與愛。」胡沛霞說。
在慈悲超市裏,店員便是自願者,貨品多為居民日常日子中的必需品及殘障人士手工藝品,既能惠及有需求的困難群眾,又能協助殘障人士增收。「咱們期望經過這個渠道,為需求協助的人們供給實實在在的協助,一起也為社區居民供給一個參加公益、鄰裏共益、讓愛漂流的機會。」社區黨總支書記、居委會主任鐘娟坦言,如今,慈悲超市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和支撐,本年已收到價值7萬余元的日子物資和醫療物資;一起將社區開展基金與慈悲超市深度交融,社區開展基金僅線上就收到了160余份、2萬多元捐款,將為更多人供給多元化的服務。
公益共益 實現為「鄰」服務多元化一個有愛風趣的慈悲超市,往往都和社區的鏈接很深,通常都有一個或一批「流量明星」。在陽明山莊社區,更不破例。
本年70多歲的張國生被視為 「引流密碼」之一。作為慈悲超市的自願者,又是社區「鄰裏幫」自願服務隊的副隊長,他與社區居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。尤其是本年3月,社區鄰裏幫同享工具手工坊「營業」後,熱心又有技的張國生又成了手工坊的「守坊人」,與社區居民的鏈接也更深了。「這裏的工具一部分是小區熱心街坊們捐獻的,一部分是物業服務中心自有的,還有些是共建單位捐獻的。這些全都可以供街坊們免費借用。」張國生告知記者。
每月的14日和28日是社區居民約定俗成的陽善集市「趕集日」。「80後」自願者陽光毅是這個集市的「賣家」,專門供給磨刀、修補小物件等服務,而「買家」則是來自社區及周邊的居民,自2019年至今,陽善集市已開集150余次、服務居民近2000人次。
「我腿腳不方便,加上住的是樓梯房,難得出門一趟。正好這個月要搞養老認證,芳芳你就來了!以後有了這個湘易辦,我在家自己就能認證。」家住陽明山莊小區11棟3樓的蘇阿姨拉著慈悲超市「管家」龔芳玲的手開心地說道。而蘇阿姨僅僅龔芳玲和她的「管家」夥伴們走祖傳戶宣傳推行湘易辦APP、讓更多街坊享受到更智能便捷政務服務的受益者之一。這兩年,社區不斷優化自願者積分兌換機製,也吸引鼓勵了更多人加入到自願服務中來。慈悲超市「開業」一年來,不僅為有需求的人送去了幫扶物資,還先後建立了鄰裏幫自願服務隊、巾幗暖陽自願服務隊等,下沈到居民家中為煢居老人、行動不便的老人等重點群體供給理發、打掃衛生、暖心陪伴等接地氣暖人心的自願服務。
和社區的鏈接不僅在世態炎涼,也在資源的高效對接中。「善行」所運行的慈悲超市都不是單打獨鬥。在陽明山莊社區,慈悲超市、社區開展基金、自願服務隊,這三個渠道聯動開展、資源同享、互相賦能,而以張國生、陽光毅、龔芳玲為代表的一支支自願服務隊正逐步拓寬慈悲超市的外延,也逐步形成一個又一個慈悲渠道、公益品牌、共益生態。
「接下來,咱們將不斷拓寬慈悲超市的廣度、深度和溫度,更廣泛聯動『五社「要素,經過發動更多人捐款、捐物、捐時間、捐手工,著力打造成一個『愛的儲水池』。 充分發揮『家門口的慈悲品牌』效益,賦能社區管理,共建共治同享『環境適意、服務交心、鄰裏暖心、日子定心、居住安心』的美好鄰裏圈。」湖南湘江新區梅溪湖街道陽明山莊社區負責人如是說。
上一篇:市集上见到了智能的用电保护产品纷纷觉得非常实
下一篇:团结更多公益人让公益舞台越来越大让公益事业越做越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