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安龙慈善公益网网站 返回首页 设为主页 安龙慈善公益网  

慈善义工
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慈善义工
十年公益路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正能量义工团队有成员68人
作者: 最新更新 发布于:2023-10-28 03:09 点击量:
  這是他一個月里僅有開車的日子。身為一名閃送員,孫仁亮平常使用最多的代步工具是電動車,但今天,他需求開車接上義工團隊的同伴去超市采買物資,再送到白叟家里。
  
  花姨是孫仁亮幫扶的獨居白叟,每個月,孫仁亮所在的正能量義工團隊都會像走親戚相同看望和陪伴白叟,這樣的行動已經持續了十年。
  
  十年公益路
  
  “小孫來了!”看到孫仁亮和同伴,花姨臉上露出笑臉,邊迎人進門,邊抽出一穗高粱給他們看:“新收的,是之前在網上買的種子,看看長得多好。”
  
  花姨給孫仁亮展示新收的高粱
  
  花姨曾是個性格孤僻的人。她本來有個三代同堂的幸福家庭,但幾年前,兒子因一場車禍意外逝世,兒媳改嫁后,孫子跟著媽媽日子,老伴也受不了沖擊,病情加重離世。花姨失去了幾乎一切親人,整個人變得默不做聲。花姨每個月能領到政府發放的補助金,自家也有地,最缺的不是錢,而是關心。因而,孫仁亮和義工團隊成員將花姨列為固定幫扶方針,每個月都會前往看望,協助干家務,陪白叟聊天。
  
  孫仁亮在花姨家協助煮飯
  
  剛開端,花姨很拘謹,這些陌生人上門協助時,她就站在周圍靜靜地看著;跟著接觸越來越多,花姨漸漸接納了孫仁亮,甚至把他看做自己的親人。現在,孫仁亮也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,一進門,不需囑咐,就和同伴分工開端干活,有的切菜燒水預備煮飯,有的收拾宅院打掃衛生。
  
  送完東西干完活,又陪花姨聊了會天,孫仁亮預備離開了,花姨拿出自家種的瓜果蔬菜,一定要讓他帶一些。“以前很不好意思,咱們是來做公益的,怎么還能拿東西走呢,但不要的話,花姨覺得咱們把她當外人,所以現在也不客氣了,就像多了個親姨相同,這是她關心咱們小輩的一種方法。”
  
  一個普通閃送員怎么會想到組成義工團隊做公益?孫仁亮說,這源于2014年的一次偶爾閱歷。當時,他跟從工程隊在云南打工,歇息時遇到一位拾荒白叟正在翻找垃圾,便買了十幾根火腿腸送給白叟。對方一再向他道謝,那充滿驚訝和感謝的目光給孫仁亮留下了深刻印象,他腦海中顯現一個想法:“三十而立的年紀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,在量力而行的范圍內協助他人,這件事我可以繼續做下去。”
  
  2014年5月,孫仁亮回到家園遼寧盤錦,打過工,做過小生意,終究決定成為一名閃送騎手;同時,他也開端了自己的公益事業——照顧孤寡白叟,看望福利院的孩子們,向深陷困境的人伸出援手……這一做便是十年。
  
  孫仁亮和白叟在一同的舊照(圖片由受訪方針提供)
  
  十年間,孫仁亮幫扶最多的仍是像花姨這樣的白叟。
  
  家住大洼區的邵大爺患有小腦萎縮,行動不便,老伴因智力障礙日子無法自理,孫仁亮便經常為老兩口洗衣、拖地、買東西、煮飯;來自山東的田大哥腿有殘疾,和智力障礙的侄子一同租房住,平常靠撿廢品維生,孫仁亮便每月為他們籌措300元,加上政府給的補助,滿足讓他們正常日子……長年累月,一點一滴,讓孫仁亮和幫扶方針之間不只有了信賴,還建立起親情。
  
  從一個人到一支隊伍
  
  做公益不難,難得的是一向不求報答地把公益堅持下去。早在2014年前后,孫仁亮就想要組織一支義工團隊,他在招募時對同伴說:“咱們不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,也不是只有在學雷鋒紀念日這些特別時間才露一面、拍點相片、做做樣子,要做,就得做究竟。”
  
  觀其言,更要察其行。正是由于看到了孫仁亮多年如一日的堅持,許多本來素昧生平的陌生人成為了同路人。比如,孫仁亮之前預備租房時知道了房東梁大姐,雖然終究沒租她家的房子,但梁大姐此后常經過義工團隊捐款;工作中結識的周大姐是位超市店長,如今不但是團隊的一員,還自動承當起了管帳的職責;小王兩年前經過網絡聯系上孫仁亮,兩人從未碰頭,對方卻一向靜靜捐款……如今,正能量義工團隊有成員68人,其中,固定參與捐款的成員有20余人。
  
  剛開端,團隊中沒人有汽車,參加活動時,我們輪番騎電動車前往,有一次,孫仁亮去一位幫扶白叟家里協助換炕席,由于冬季路滑,邊走邊摔跤,這樣的場景,是他們工作中的常態——之所以能堅持,是由于孫仁亮和同伴們有一個一致,做公益不一定要有很多錢,只要支付真心,量力而行地協助他人,這便是公益。
  
  孫仁亮和義工團隊的同伴在超市采購慰問品
  
  好在,風風雨雨往后,義工團隊的運營逐步步入正軌。現在,他們每個月有固定的義工活動日,孫仁亮會提早一周在群里發起活動召集,提早三天搜集資金,采買物資,前往盤錦市的福利院、敬老院和兩戶困難白叟家中探望。
  
  “我能幫他人,他人也能幫我”
  
  多年來參與公益事業的初心,孫仁亮歸結為自己的家長教育。他成長在一個傳統家庭,“做人要仁慈”是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。在他看來,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,多一個人做好事,就能為全社會的仁慈增添一份力量。
  
  一次,孫仁亮外出跑單時看到一位白叟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中心不動,似乎是突發身體不適,他匆忙間把電動車放倒在路上,跑過去把白叟扶到路旁邊,一位經過的路人問他:“咋回事,你把白叟撞了?”另一位看到全過程的人替他解釋:“小伙子是做好事呢!”很快,白叟緩過來了,對孫仁亮連連道謝。
  
  助人者人恒助之,這句話很快變成了現實。孫仁亮的父親患有腦血栓,一次在外忽然發病,是一位好心的出租車司機救了他。“我能幫他人,他人也能幫我,這便是一個正向的循環。”孫仁亮說。
  
  也并非沒遭受過質疑。不圖名、不圖利、自己搭錢做公益,在一些人看來,孫仁亮的行為有點“傻”,但他認為,不必太介意外部的觀點,問心無愧即可。
  
  孫仁亮確實不是塵俗意義上的“成功人士”,這些年,他在外地打過工,回盤錦后做過小生意,2017年,在舅舅的帶動下開端跑閃送,剛開端是兼職,后來轉為全職閃送員。
  
  跑單中的孫仁亮
  
  在他看來,跑閃送除了時間自由,能夠保持一份相對安穩的收入外,還和自己的公益事業有著共通之處:都是幫他人處理緊急的困難。而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,孫仁亮也收成了來自對方的善意——有一次收件人是一位女士,由于路上擁堵送單送晚了,他還沒來得及表達歉意,收件人的小孩自動說“叔叔辛苦了”,還要把手里的零食分享給他。這件事給了孫仁亮很大的觸動,來自他人的理解和溫暖也讓他更樂意把這份事業繼續下去。
  
  夫妻同心 把愛心傳遞下去
  
  在盤錦市社會兒童福利院,提起孫仁亮的姓名或許知道的人不多,但說到“熊大叔叔”,一切孩子都知道——十年前,最早到福利院做公益活動時,孫仁亮穿了一套“熊大”玩偶服,從此,這個姓名成了他的代號。
  
  孫仁亮陪福利院的孩子們做游戲
  
  每個月的義工活動日,孫仁亮一早就會來到福利院,先目送妻子去上班,再去看望孩子們。雖然未求報答,但在公益事業中意外收成了美滿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,他覺得,這是自己收到的最好的禮物。
  
  孫仁亮的妻子腿有殘疾,兩三歲起就在福利院長大,由于沒有父母,便以盤錦的盤字為姓,大學畢業后又回到福利院工作。福利院兒童部的汪主任是倆人的媒人,孫仁亮清楚地記得,那是2021年11月28日,他接到對方的電話,說要給他介紹方針,這才有了后面的緣分。汪主任說,福利院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不相同,沒有家人當后盾,因而,必須找一個心地仁慈、能真心愛護她的人才定心,孫仁亮便是自己心里最好的人選。
  
  其實,最初兩人心里都有些打鼓。孫仁亮憂慮,自己年紀比對方大,也沒多少錢,會不會冤枉了姑娘;盤女士性格內向,不簡單信賴他人,對于只在寒暑假的義工活動時見過幾回的孫仁亮,她也不太樂意自動接觸,因而,剛開端碰頭僅僅奔著做朋友去的。漸漸地,盤女士發現,孫仁亮不只為人慎重靠譜、做事有意志,性格也非常包容,兩顆心逐步靠近,2022年,兩人走入婚姻殿堂。
  
  婚后,倆人面對過困頓的時分——今年夏天,兒子出世后,因天氣炎熱起了一身的痱子,但由于剛裝修完新房、還買了車,他們手里已經沒錢增加電器,經過網購分期才買了空調;也有不少甜美回想——每到節日,就算兜里沒什么錢,孫仁亮也會給妻子預備禮物,給她滿滿的典禮感。
  
  家里不富裕,還要掏錢做公益,換成其他人或許會有怨言,但盤女士給了老公100%的支持:“我在福利院長大,是國家養大的,上學時分用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都是愛心人士捐助的,人要懂得感恩,他(孫仁亮)是想把愛心傳遞下去,我當然支持。”
  
  孫仁亮不大談論下一步的規劃,相較于遠方的龐大方針,他更樂意踏實地走好腳下的路。但談及未來,他有兩個小希望,一是家人健康平安,二是帶動更多的“凡人善舉”:“我一個普通的閃送員也能做公益,假如有幸影響到他人,我們都去做量力而行的事,公益事業開展起來不就簡單多了嗎?”


上一篇: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积极作用

下一篇:可以让广大慈善义工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休憩